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24所医院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的认知及实践行为调查
范晓睿, 顾莺, 胡静, 戚少丹, 贺琳晰, 张雯澜, 王林娟, 沈伟杰, 杨玉霞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 (4): 447-45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04.009
摘要168)   HTML0)    PDF (1050KB)(16)    收藏

目的 调查儿科ICU护士对危重患儿睡眠管理的认知、态度和实践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的认知及实践行为调查问卷,于2023年3月16日—4月10日通过便利抽样法对国内24所医院的902名儿科ICU护士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9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00%。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的知识维度得分为(33.71±7.76)分,态度维度得分为(37.38±4.86)分,行为维度得分为(80.60±16.78)分,总分为(151.78±24.27)分。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393,P<0.001;r=0.495,P<0.001;r=0.320,P<0.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地域、睡眠管理知识的学习情况是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认知及实践行为调查问卷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儿科ICU护士对危重患儿睡眠管理的态度较积极,但认知和行为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培训,制订科学的睡眠管理方案,指导护士对患儿睡眠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干预,从而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危重症患儿非药物睡眠管理措施的最佳证据总结
戚少丹, 朱婷, 沈伟杰, 杨玉霞, 胡静, 范晓睿, 顾莺
中华护理杂志    2023, 58 (24): 3037-304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3.24.014
摘要194)   HTML0)    PDF (1228KB)(9)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和整合危重症患儿非药物睡眠管理措施的相关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睡眠医学会网站、国际儿科睡眠协会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关于危重症患儿非药物睡眠管理措施的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2023年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根据主题进行证据提取、归纳和汇总。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2篇和临床决策1篇,从睡眠评估、管理原则及教育、噪声管理、光照管理、促进睡眠的措施5个方面汇总28条证据。 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危重症患儿非药物睡眠管理措施的最佳证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临床情境选择并应用证据,以减少危重症患儿夜间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实践方案的构建
王蓓蓓, 顾莺, 胡静, 陆国平, 程晔, 沈伟杰, 陈伟明, 李阳
中华护理杂志    2023, 58 (22): 2693-270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3.22.001
摘要833)   HTML3)    PDF (1605KB)(21)    收藏

目的 构建基于循证、本土化的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实践方案。方法 通过证据总结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实践方案。遴选国内12所医院的31名专家,于2022年5月—7月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方案条目进行修订。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26~0.931。第2轮函询中,各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0.036~0.226,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1(P<0.001);各条目可行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0.070~0.314,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24(P<0.001)。最终形成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实践方案包括8项一级条目、16项二级条目、75项三级条目。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实践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的组织和实施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儿科ICU护士对每日唤醒患儿的知信行现状调查
周红琴, 陈秀萍, 诸纪华, 夏姗姗, 金陈娣, 盛美君, 罗飞翔, 谢王芳, 左泽兰, 胡静, 刘丽丽, 浦凯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9): 1100-110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09.011
摘要489)   HTML1)    PDF (659KB)(8)    收藏

目的 调查儿科ICU护士对每日唤醒的知信行情况,为临床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7月对我国7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298名儿科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每日唤醒知信行问卷。 结果 298名儿科ICU护士对每日唤醒的认知:知识得分为4(2,4)分,得分率为40%,157名(52.68%)护士表示不太了解或从未听说过每日唤醒。态度:认可度得分32(27,34)分,得分率为80%,217名(72.82%)护士愿意实施每日唤醒,258名(86.58%)护士想获得系统培训。实践行为:221名(74.16%)护士未接受过相关培训,159名(53.35%)护士从不或很少实施每日唤醒。 结论 儿科ICU护士对每日唤醒知识掌握较差,对每日唤醒的认可度较高,实践行为还有待加强,护理管理者应充分重视儿科ICU护士的培训需求,开展每日唤醒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系统培训,提高护士每日唤醒实践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儿童静脉输液过程质量监控数据表的构建及应用
黄勤, 张晓波, 顾莺, 胡静, 孔梅婧, 傅唯佳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7): 823-82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07.009
摘要539)   HTML2)    PDF (573KB)(19)    收藏

目的 构建儿童静脉输液过程质量监控数据表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形成静脉输液执行、巡查2项过程质量监控数据表,实现静脉输液全流程质量监控。于2020年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正式运行数据表,比较数据表应用后(2021年3月—4月)与试运行阶段(2020年10月—11月)的静脉输液执行移动护理终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扫描率、静脉输液结束PDA扫描率、静脉输液巡查次数合格率、静脉输液巡查时间准确率;采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有效性评价量表,评价护理管理人员对该数据表的满意度。结果与试运行阶段相比,数据表应用后静脉输液执行PDA扫描率由96.76%上升到99.96%,静脉输液结束PDA扫描率由97.88%上升到98.82%,静脉输液巡查次数合格率由57.96%上升到66.85%,静脉输液巡查时间准确率由95.68%上升到96.7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管理人员对该数据表的满意度评分为(95.25±0.08)分。结论 借助儿童静脉输液过程质量监控数据表,护理管理人员可充分利用临床数据,规范临床护理人员的行为,持续改进儿童静脉输液的过程质量;护理管理人员对该数据表的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戚少丹, 顾莺, 胡静, 沈伟杰, 陆国平, 王素娟, 周昊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14): 1702-170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14.006
摘要434)   HTML0)    PDF (959KB)(9)    收藏

目的 构建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 方法 以儿童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框架为理论基础,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于2021年1月—2月开展2轮专家咨询,构建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于2021年3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儿中进行初步应用,试验组、对照组各5例,评价方案的安全性及干预效果。 结果 第2轮专家咨询中,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及可行性评分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2~0.330(均P<0.001)。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包括3个一级条目、10个二级条目和28个三级条目。初步应用结果显示,方案实施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试验组干预前后肱二头肌横截面积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且安全可行,但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监测数据采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傅唯佳,顾莺,张晓波,胡静,沈伟杰,黄勤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 (11): 1620-162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1.003
摘要480)   HTML3)    PDF (573KB)(10)    收藏

目的 构建儿科ICU护理监测数据采集模式,并进行临床应用,旨在提高ICU危重患儿医疗护理数据的记录质量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 以临床决策支持理念为基础,构建儿科ICU抢救、输血、术后复苏数据采集模式,实施现代化、信息化、一体化的移动护理体系。统计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ICU不同临床场景下护理监测数据采集模式使用情况及ICU护士对其的满意度。结果 抢救模式启动328例次,输血模式启动8 014例次,术后复苏模式启动1 622例次;采用电子病历记录文书共4 323例,其中儿科ICU 1 793例、新生儿ICU 1 600例、心脏ICU 930例。护士对护理监测数据采集模式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92.47±1.62)分。结论 儿科ICU不同护理监测数据采集模式的构建有效整合了急救、输血、术后复苏时各项文件的书写工作流程,通过人工及信息双重核对保障了ICU床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简化了护理工作程序,改善了护理文书记录质量,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危重症患儿临终关怀模式的构建
王文超, 胡静, 顾莺, 陆国平, 张玉侠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10): 1519-152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10.015
摘要448)   HTML0)    PDF (1034KB)(3)    收藏
目的 建立科学、符合临床需要的危重症患儿临终关怀模式。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建立危重症患儿临终关怀模式函询问卷,选取全国8所儿童医院的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邀请医疗、护理、心理、营养及社工领域的专家进行团体访谈。 结果 通过2轮专家函询及团体访谈,确定了危重症患儿临终关怀模式,包括准备阶段、临终阶段、善终阶段,临终阶段的整体性照护包括疼痛管理、营养管理、舒适护理、心理干预。 结论 危重症患儿临终关怀模式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好,为危重症临终患儿的护理提供了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呼吸机依赖患儿家庭延续护理的实践
秦妍 胡静 陆国平 陈伟明 陶金好 陈扬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 (5): 548-552.  
摘要774)      PDF (883KB)(0)    收藏
目的 探讨呼吸机依赖患儿家庭机械通气延续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在上海市某医院准备进行家庭机械通气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居家机械通气随访卡与呼吸机依赖患儿门诊随访卡为呼吸机依赖患儿建立档案,培训照顾者并考核,出院前评估患儿及家庭情况,随访及跟踪管理。结果 共有30例患儿家长及照顾者接受居家照护培训并通过考核,15例机械通气患儿使用家用呼吸机并回归家庭,12例接受随访,患儿出院后再入院率为58.3%(7/12),其中1个月内再入院率为33.3%(4/12),1例因原发疾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1例均成功进行居家机械通气,患儿家庭机械通气时间5个月~2年。结论 机械通气患儿家庭延续护理可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用于初产妇会阴分娩效果的Meta分析
胡静 肖红 邹颖 黄莎 赵梨媛 李璐柳 邹帆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 (4): 413-419.  
摘要437)      PDF (1298KB)(48)    收藏
目的 系统性评价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用于初产妇会阴分娩的效果。 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 VIP )、Cochrane 图书馆、 Web of Science 、 PubMed 和 EMBASE 中关于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与传统会阴分娩技术的随机对照试验,由 2 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质量,按照 Cochrane-Handbook 5.1.0 手册的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筛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 Ren-Man 5.3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共纳入 12 篇随机对照试验, Meta 分析结果证实, 无保护会阴分娩可以降低产妇会阴侧切( Z=5.70 , P<0.01 )、不增加会阴裂伤、不增加新生儿窒息( Z=2.72 , P<0.01 )和缩短第二产程时间( Z=3.86 , P<0.01 )。 结论 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可以降低会阴侧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不增加会阴裂伤和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